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体会

东北公司新能源分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班子回答“三个一”

来源: 作者: 日期: 19.11.22

  东北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 王洪波

  一、一个感受最深的认识体会

  通过这一段时间自学和集中学习研讨,使我的思想灵魂进一步得到洗礼和净化,秉承初心、能源报国的信心和动力更足;理论方法和行动能力都有较大提升,对新发展理念有了更高的理解和认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得到充实和丰富。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需要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的完整科学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包含着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具有显著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的思想特征。结合新能源公司的实际学习思考,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在这里,我重点谈谈对这个重要论述中“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这两个主要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思路方向,是一切行动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的集中体现。所谓“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发展理念中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其具体内容可高度提炼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所谓“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我个人认为,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是引领东北新能源公司实施东北公司以“三三三五三”工作举措、深化“二次创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思路、新题材、新模式、新观念去搞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才能实现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能源公司解决好质量和效益、局部和全局、规模和速度、当前和长远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等多重矛盾的内在要求;“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落实在我们新能源企业,就是要“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努力开发建设更多更好的新能源项目,把可再生能源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开放”是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法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新能源公司而言,开放体现在思想解放、观念转变、理念更新、体制机制优化等方面;“共享”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胸襟,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必须树立共享理念,努力实现员工与企业、企业与行业、行业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关于“高质量发展”,其核心表现就是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东北新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内涵,关键是要解决好新能源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建设管理不到位、规模化基地化不足等问题,项目建成了重点要看项目合法合规性、建设周期、工程造价、发电小时数、限电率、利润总额、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度电成本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是否与工程可研报告的各项测算指标相符,关键是看是否能顺利通过项目后评估。所以说,东北新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必须要围绕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这一核心。

  当前,东北公司党委正在以十倍气力推动集团公司“2035一流战略”落地。为了尽快实现转型发展和逆势突围,东北公司提出了把握清洁发电商、智慧供热商和能源技术服务商三个基本定位、加快JYKJ等三个体系建设、打造“一流本部”等三个一流、打赢安全生产等五场战役、确保“三个零”奋斗目标的“三三三五三”工作举措。针对东北公司提出的新能源装机2019年末实现100万千瓦、2020年末实现150万千瓦、2025年末实现300万千瓦的阶段性奋斗目标,东北新能源公司作为东北公司系统内唯一一家从事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公司,如何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发展任务目标并在工作中担当和发挥带头羊和领头雁作用,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历史课题。东北新能源公司想快速做好做对这道大题难题,就必须要在理念、思路、方法、机制、执行等多方面去创新和实践,其中,深刻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科学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快速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能源公司当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一个重点思考的现实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个人认为新能源公司历经了11年发展和壮大,实现了从无到有和从小到大,可以说成绩斐然,成效突出。但客观地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推动集团公司“2035一流战略”落地和东北公司“三三三五三”工作举措的总体要求,我们的发展质量不高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重大现实问题。新能源公司发展质量不高的具体体现:一是发展速度缓慢,回顾东北新能源公司10余年的发展历史,用“起大早赶晚集”来形容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十分恰当,早在2007年就开展了辽宁省和内蒙赤峰地区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相关工作,在启动时间上位居辽宁省前列,但期间连续错失了2008—2011自主开发和2013—2016合作开发两大快速发展窗口期,获取的增量发展份额严重不足,最终被省内其他新能源企业赶超,教训惨痛,令人深思。截止到今年9月末,公司全口径总装机容量只有63万千瓦(风电57万千瓦、光伏6万千瓦),装机规模在辽宁省五大集团新能源企业中只排名第四,这也直接导致了东北公司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仅有11.7%,严重落后于集团公司占比50%的现状;二是缺乏规模化基地化项目,依照地域划分,东北新能源公司装机规模在朝阳地区23.4万千瓦、大连地区9.9万千瓦、鞍山地区5万千瓦、赤峰地区24.892万千瓦、甘肃嘉峪关地区5万千瓦,产业分布过于分散,管理半径过大,管理难度和成本居高不下,新能源产业的规模效应无从谈起;三是盈利能力尚有欠缺,部分项目的风资源评估工作不实不细,个别项目风机选型偏于保守甚至出现失误,有些项目风机选址时没有遵照环保半径要求执行,还有些项目已投产多年但后续权证依然没有办理完成,档案管理落后,工程资料缺失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项目投产后发电量不足、技改费用过高、成本控制难度加大、生产经营管理薄弱,而最终又都集中体现在了项目盈利水平不高上。

  导致发展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思想认识因素。在公司决策层方面,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紧迫意识不强、压力传导不足、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昧求稳而不愿意承担必要的风险;在所属单位和干部队伍方面,还存在浅尝辄止搞发展、蜻蜓点水抓项目的消极现象,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二是能力态度因素。前瞻研判形势、准确把握政策、及时抢抓机遇能力的不足,造成了诸如状态缺失、飘忽不定、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等许多问题。三是体制机制因素。东北新能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寻求和探索体制机制的调整和优化,机构和人员也随着形势需要不断发生变化。这里面就包括从发展和计划职能在一个部门到单独成立发展规划部,再到发展规划部和工程管理部合并成立发展建设部;此外,还有激励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也为激发员工机型、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但截至目前,我们仍然不敢说也不能说已经找到了最优化、最灵活、最高效的体制机制,还有很多不匹配、相矛盾的问题存在。

  三、一揽子制定的整改措施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用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若想有效解决东北新能源公司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贯彻新发展理念,“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地补足各项短板,狠抓执行和落实。当前,国家新能源政策调整加剧,生态环保压力激增,平价上网时代加速到来,但同时新能源技术工艺日新月异,风机设备及光伏组件效率显著提高,建设成本持续下降,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为了如期完成东北新能源公司“打造区域一流新能源企业”的既定战略目标,我针对当前的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赤峰地区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和项目开发建设,谈几点工作举措和建议:

  一是发挥好战略导向和规划引领作用,立足当前抓长远。按照东北公司的三年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新能源装机规模“每三年翻一番”,到了“十四五”末期实现装机规模翻两番,而且同时提出了盈利能力与装机规模同步增长的要求,最终实现规模和效益双增长、双丰收,取得结构调整和差异化发展“突围战”的全面胜利。为了实现上述规划目标,东北公司提出了相对应的具体工作举措。

  作为新能源专业公司,积极响应东北公司号召并努力助推东北公司“2025新能源板块规模和效益翻两番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已经成为我们当前责无旁贷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此,我们必须要结合东北公司的三年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好自己的发展规划。我们要按照“战略—规划—计划”的体系要求,将东北新能源公司的战略意图体现在发展规划中,再将发展规划中的内容细化分解为工作计划去予以落实。每个新能源项目从寻找资源到启动立项、从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由此可见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只能以时不我待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去拼搏奋斗,以创新进取和务实高效的作风去真抓实干,才有可能取得这场发展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二是把握机遇,突出重点,做好赤峰千瓦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项目这篇大文章。回顾这些年走过的弯路,一定要深刻总结成败得失和吸取经验教训。众所周知,新能源大型基地项目一般都采取集中大规模开发方式,可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和度电成本,有效提高投资收益和市场竞争力,这种项目已经成为平价上网时代新能源项目开发的不二之选。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蒙东地区,特别是赤峰地区优良的资源禀赋和建设条件,全力以赴抓大发展,搞大项目,做大文章。一定要牢牢把握即将签定《赤峰市15万亩沙化土地治理暨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合作开发框架协议》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超前谋划,周密策划,牵头做好近期计划开展的各项工作,在东北公司的指导下,力争2025年前用新发展理念高质量打造2—3个50万千瓦规模以上的新能源基地项目,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这一发展理念。

  三是远中近期规划相结合,努力形成梯次滚动开发格局,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在全力推进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同时,我们还要按照形势需求并行推进一些诸如分散式、乡村振兴、清洁供热以及平价上网等不同题材的新能源项目,实现多元化快速发展。当前阶段,要重点推进敖汉旗0.8万千瓦分散式风电、敖汉旗黄羊洼三期15万千瓦平价+乡村振兴风电项目和翁牛特旗亿合公三期20万千瓦常规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尽管内蒙古的风电投资预警现阶段依然为“橙色”,但我们仍要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出击,千方百计借助一切有利资源和特殊题材,争取突破“橙色”阻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提高政治站位和树立规矩意识,吸取秦岭别墅、黑龙江曹园以及山东微山湖光伏项目等因破坏生态而被强行拆除的典型案件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把好生态红线关和绿色环保关,严格守法守规,尤其注重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和设计优化工作,重点对机位选址、场内道路和集电线路等环境敏感设施的规划设计进行审核和优化,用实际行动推动绿色发展。

  四是多措并举,创新发展,通过项目合作及并购方式助推公司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钱智民董事长在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上曾经强调过“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要求,尤其是机制上要有办法、有手段,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成事”。当前,东北公司敏锐察觉到随着可再生能源补贴基金管理办法出现重大调整,再加之“绿色补贴”到位相对滞后,导致一些手中握有优质光伏项目的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光伏市场出现了稍纵即逝的“转让潮”。以此为背景,我公司开展了一系列新能源项目合作开发和并购洽谈工作,这其中尤以晶澳集团赤峰及通辽4万千瓦光伏项目为重点,目前已完成东北公司立项,正在向集团公司申请立项,下阶段尽职调查准备工作也已启动,力争明年3月份完成股转。为此,我们一是要鼓足干劲不放松,继续把晶澳光伏项目并购的后续工作抓实做细,确保善始善终;二是充分利用晶澳光伏并购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继续寻求其他项目并购合作,对这些项目务必要仔细甄别、精心审查、认真测算,确保为优质项目后才能全面推进,要树立风险防控意识,严格执行并购程序,努力将并购风险降到最低;三是拓展思维,合作及并购方向同时面向风电市场,吸取之前合作开发和并购风电项目的经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寻求风电项目的合作与并购,保证风电市场不能丢。

  在接下来的主题教育中,我还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论述,深刻检视存在问题,加强整改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为新能源公司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规范、更可持续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